穿越典籍,探寻岭南 ——高考部23级学生研学活动记

发布日期:2025-05-20

穿越典籍,探寻岭南

——高考部23级学生研学活动记

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推进文化自信自强,深化学生对中华典籍文化的理解,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高考部于2025423日下午,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。本次活动依托广州市文化馆的丰富资源,结合高考部专业任意选修课《典籍里的中国》,立足课程核心,以“典籍为体,文化为魂”,深度融合岭南文化,让学生在广州市文化馆这一文化殿堂中,通过沉浸式体验,感受典籍中的思想智慧、历史传承与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,增强文化自信。

     

     

在广州市文化馆内,学生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与魅力的文化世界。他们穿梭于各个展厅,仔细聆听讲解员的介绍,认真观察每一件展品,不时发出惊叹和赞叹。在文化馆的互动体验区,同学们积极参与各种互动项目,感受科技与文化的融合魅力。在“药馆”主题区,同学们被“百子柜”深深吸引,讲解员详细介绍了中医药的炮制工艺和凉茶的制作过程。同学们还通过电子互动屏,学习凉茶的制作步骤,了解不同中药材的功效与用途。在“武馆”主题区,同学们通过电子互动屏观看武术动作的演绎,并亲自模仿动作。同学们在互动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活力与魅力。

   


本次研学活动是学校推进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的重要实践,未来将继续依托广州丰富的文化资源,打造更多“典籍+非遗”“文化+科技”的特色研学课程,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,为培养新时代的文化传承者而不懈努力。

研学活动结束后,老师组织学生们分享研学心得和撰写研学报告。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分享:

2337班周子菲同学:

今天去了文化馆观展,其实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我内心是非常平静的,无非就是看看那些“年龄”比我大好几轮的瓶瓶罐罐。而且这个文化馆的地址我非常熟悉,它是我每周五回家的必经之路上的一个“必看建筑”,这有什么好看的?但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都与我上述所说的恰恰相反,这个地方与我去过的所有文化馆都不同,它给我一种年轻人的活力——传统文化不再是有距离感的,还是可以让我们切身感受的。我印象较深的一件作品叫《大湾区之春》,它是由“水牛骨”精雕而后拼接成的,里面涉及到大湾区的很多事物,它就像城市的微缩模型一样,安静的展示着大湾区的一切。与这件作品比较相似的是名为《牙雕•南国明珠》的作品,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,作品上半部分是个象牙球,别小看人家是个“球”,其实它一共有38层,而且可以层层转动,互不打扰。作品下半部分则是广州的景观,与《大湾区之春》比较相似,都非常精致。还有一件作品名为“钉金绣裙”,这是女子出嫁时穿的,类似近年来兴起的“秀禾服”,但它比秀禾服还“精致”,是用仿金线缝制,在衣服上用棉花来撑起仿金线,让绣裙出现龙、凤等一系列图案,站在这件衣服面前就已经感到“贵气逼人”了,真让人感叹前人的智慧。感谢为了研学付出努力的每一位人,希望在未来还可以去文化馆研学,这次的研学对我而言是一种别样的激励。

2315班蔡家僖同学:

2339班黄泳欣同学:

2339班罗紫璇同学:

供稿阎绍蕊

编辑:肖思佳

一审一校郭伊葭

二审二校:李婧

三审三校:春兰